【岁时节日|七夕节】七夕:情人节?女儿节?

七夕文化交流  发布日期:2017-09-09  【关闭窗口】

作者:刘洁 作品来源: 北师大民俗学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哀婉又动人,中国古代有许多文人为此留下诗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中国古代盛大的七夕节,从形成到近代一直是女性追求浪漫、表达美好愿望、实现美好诉求的重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农耕为主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以“乞巧”为主要诉求的七夕节逐渐衰落了下来。近年来,随着西方情人节的传入,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潮的兴起,让国人感到了外来文化带给我们的冲击。人们蓦然回首,发现我们的“七夕节”不是也有一个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吗?于是 “中国的情人节”横空出世,要和西方的情人节一较高下。

但是,七夕节虽然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贯穿,就其节俗来说,主角始终还是女性,注重的是中国传统家族社会关系而并非情侣关系,被强行扣上“中国情人节”的帽子是否妥当?想要让七夕节涅槃重生,让七夕节在现代节日体系中再次确立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将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如何定位,如何重新构建七夕使之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也是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七夕的新定位究竟是“情人节”还是“女儿节”还需要我们结合七夕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今的社会需求来谨慎判断。

接下来,我们将从七夕的演变、七夕的节日习俗了解中国古人是怎样看待七夕的。

七夕的演变

七夕乞巧的风俗和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更是根植于华夏先民以星象计时的原始天文知识。可以推测,这种风俗和传说可能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就已经形成。 早在先秦,《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记载了华夏民族的先民对织女星的观察,并将其作为七月来临的标志。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根据织女星在天空的位置和形态来判断季节和农候。

到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明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的故事已经广泛流传。西汉时期刘歆所撰《西京杂记》卷三中首先记述了汉宫“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卷一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由此可见乞巧的风俗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形成。东汉末年,崔寔的《四民月令》首次确凿无疑地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固定的风俗节日来进行描述。

晋代周处所撰《风土记》以及南朝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比较全面的记录了早期的七夕风俗。魏晋南北朝时期乞巧、拜星、牛郎织女故事等主要节俗事项已经逐渐成型,延至唐代,更成为不少文人骚客的歌咏对象。

宋代,七夕空前繁盛,并涌现了“摩睺罗”、“谷板”、“种生”等诸多新事物,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此有着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来自西域风俗的影响。此后,七夕节俗日渐寥落,只有在东南沿海易代仍有延续和发展。

 七夕的民间习俗

丢巧针

过去七月七日盛行一种游戏,将碗中盛满清水,曝于日下,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女孩们选取最细的绣花针,屏息凝神,小心投入碗中,漂浮在水面上。阳光会把针的影子投到碗底,如果影子投到碗底。如果针的形状像一把剪刀、一朵花、一片云或者一根线,这就代表她将会成为一名巧手。

结喜珠

蜘蛛因善结网被视为得到织女眷顾的征兆。每年七夕前夕,女子们要四处搜寻蜘蛛,放在精致的盒子里,藏在供给织女的瓜果和鲜花中。

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物应该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称“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里融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位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各种与七夕有关的花样。

穿针乞巧 

丢巧针并非七夕唯一检验针线活儿的游戏,七夕之夜,妇女们还会肚子和新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顺利穿过者为得巧。所传之针并不普通,而是专门用金、银、鍮石(黄铜)等材料制作的多孔针,魏晋以前有五孔针、七孔枕,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

谷板

七夕之夜,少女可以有很多与织女传说相关的浪漫活动,少年们也没有被遗忘,他们可以仰望他们的英雄牛郎以寻求引导。牛郎出身于普通的农民之家,所以纪念他的活动也与稼穑有关,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有“谷板”。每年七夕前些日子,人们会找来平板,在上面铺上土壤,撒上种子,每天精心看护,如果种子发芽,人们就在板上放上各种微缩的房子、井、牛、农夫,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农舍环境。这与我们当代所流行的盒子剧场等手工DIY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IY的传统原来自古有之。

种生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前几日,人们会在瓷盆里撒上豆、粟等种子,精心照料,等待发芽。一直等到涨到几寸长的时候再把它们剪断,用红线、蓝线束成捆,拿到市场上去卖。巧手的妇人可以把它们从根上剪断,理得很齐,就像是仍在生长似的。宋代之后,“巧芽”之名取代了“种生”,至今仍未完全消失。

磨喝乐

宋代以后,庆祝七夕最重要的工艺品就是磨喝乐,又称摩睺罗,这是街头巷尾小孩都爱玩的玩具,据记载说,是用泥或木头塑成的,放置在一个木底座上,底座都会涂金或者披红黛绿,在装饰有碧玉。后来人们无力支付如此昂贵的习俗,开始用蜡制作更小的玩具,如鸭子、鱼、鹅等等负载水上,被称为“水上浮”,作为七夕相互赠送的礼物。

拜魁星

除牛郎织女相会外,七月七日还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为之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即可作为娱乐,又可以展露才华,遂成风气。

(引自:刘宗迪 《七夕》)

七夕:情人节还是女儿节

七夕节曾是我国曾经十分盛大的节日,但近些年来却几乎被世人所淡忘。笔者二十多年来的浅薄阅历,对七夕节的回忆也仅仅停留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历代文人的诗篇中以及牛郎织女的故事之中。可见传统的七夕节在当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六个节日列入其中,传统节日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保护。近些年来,随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粉墨登场,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复苏也成为了当下人们重视的话题。2008年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5·1长假调整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小假,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怎样过、如何能让国人增加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关系到中国传统节日能否保持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问题。

西方情人节在中国的成功给了国人以启发,将七夕赋予了“中国的情人节”的意味。近年来每到七夕,全国各地的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中国的情人节”卖力的宣传,但是与每年2·14情人节万人空巷的景象来比,中国的情人节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群众认同感上来说,都无法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提并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七夕节不过是另一轮巧克力和玫瑰花的轰炸罢了。如此说来,根本不算是七夕节的再次“复活”。一个节日是否还具有生命力的判断标准,应是节期里是否还重复上演着民众约定俗成的活动。由此观之,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早已无法适应当今民众的需求,而将七夕与“中国的情人节”等同起来也并不是很合适。

七夕虽然由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有着渊源,但把它命名为中国的情人节还是非常勉强。首先,牛郎织女的故事对于情侣而言未免太过残酷。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面一次,对于追求“长长久久”的中国人而言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好的结局。其次,无论是从七夕节历史的演变过程,还是民俗活动来看,七夕的目的都绝不仅仅是祈求爱情那么简单。七夕节虽然是乞巧节,但其民俗中也包含着对自然的洞悉以及农耕生活的顺应。第三,传统七夕的民俗活动大多以女性为主角,虽然晒书、拜魁星等风俗是以男性为主,但其诉求又似乎与“乞巧”的主题相差甚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七夕更符合“女儿节”的定义。

无论是“情人节”也好“女儿节”也罢,七夕节想要涅槃重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有文化认同更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节日本身的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七夕的节俗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所以七夕节的复活必然是要适应当今社会现状的。

近年来,三月七日女生节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代未婚女性普遍出现大龄化的特征,这些所谓的“剩女”显然无法参与到“情人节”中去,又无法融入妇女们的行列,现有的节日里显然没有一个符合这个群体的需求。当今社会,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无论是未婚女性还是已婚女性,都需要一个契机,让女生们暂时抛开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与自己的“闺蜜”们一起或是吐槽心事、或是回味一下自己的年少无知,都是一种很好的解压的方式。现代女性同样对美与幸福家庭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所以七夕节的重新构建依托女性群体,打造一个当今的“女儿节”,无论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都要比“中国的情人节”更有吸引力。

最后,希望这个“当代女儿节”天马行空的构想,能够为重新建构七夕节提供一点小的灵光,让我们的七夕节能够真正的成为我们当代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当代的女神和女汉子们也一定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吧!

参考文献:
[1]刘宗迪 七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
[2] 萧放 文化复兴与传统节日的回归 中国德育 半月刊 2017.2
[3] 张勃 七夕: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儿节 文化遗产月刊
[4] 韩雷 七夕:浪漫复制与婚姻短路 兰州学刊 2011.8
[5]张勃 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下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8

作者简介

刘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2017级博士生。

鲁山文学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鲁山县文化中心四楼县文联 电话:0375-5096600 管理平台入口

【岁时节日|七夕节】七夕:情人节?女儿节?

2017-09-09  七夕文化交流

作者:刘洁 作品来源: 北师大民俗学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哀婉又动人,中国古代有许多文人为此留下诗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中国古代盛大的七夕节,从形成到近代一直是女性追求浪漫、表达美好愿望、实现美好诉求的重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农耕为主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以“乞巧”为主要诉求的七夕节逐渐衰落了下来。近年来,随着西方情人节的传入,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潮的兴起,让国人感到了外来文化带给我们的冲击。人们蓦然回首,发现我们的“七夕节”不是也有一个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吗?于是 “中国的情人节”横空出世,要和西方的情人节一较高下。

但是,七夕节虽然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贯穿,就其节俗来说,主角始终还是女性,注重的是中国传统家族社会关系而并非情侣关系,被强行扣上“中国情人节”的帽子是否妥当?想要让七夕节涅槃重生,让七夕节在现代节日体系中再次确立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将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如何定位,如何重新构建七夕使之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也是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七夕的新定位究竟是“情人节”还是“女儿节”还需要我们结合七夕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今的社会需求来谨慎判断。

接下来,我们将从七夕的演变、七夕的节日习俗了解中国古人是怎样看待七夕的。

七夕的演变

七夕乞巧的风俗和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更是根植于华夏先民以星象计时的原始天文知识。可以推测,这种风俗和传说可能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就已经形成。 早在先秦,《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记载了华夏民族的先民对织女星的观察,并将其作为七月来临的标志。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根据织女星在天空的位置和形态来判断季节和农候。

到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明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的故事已经广泛流传。西汉时期刘歆所撰《西京杂记》卷三中首先记述了汉宫“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卷一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由此可见乞巧的风俗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形成。东汉末年,崔寔的《四民月令》首次确凿无疑地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固定的风俗节日来进行描述。

晋代周处所撰《风土记》以及南朝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比较全面的记录了早期的七夕风俗。魏晋南北朝时期乞巧、拜星、牛郎织女故事等主要节俗事项已经逐渐成型,延至唐代,更成为不少文人骚客的歌咏对象。

宋代,七夕空前繁盛,并涌现了“摩睺罗”、“谷板”、“种生”等诸多新事物,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此有着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来自西域风俗的影响。此后,七夕节俗日渐寥落,只有在东南沿海易代仍有延续和发展。

 七夕的民间习俗

丢巧针

过去七月七日盛行一种游戏,将碗中盛满清水,曝于日下,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女孩们选取最细的绣花针,屏息凝神,小心投入碗中,漂浮在水面上。阳光会把针的影子投到碗底,如果影子投到碗底。如果针的形状像一把剪刀、一朵花、一片云或者一根线,这就代表她将会成为一名巧手。

结喜珠

蜘蛛因善结网被视为得到织女眷顾的征兆。每年七夕前夕,女子们要四处搜寻蜘蛛,放在精致的盒子里,藏在供给织女的瓜果和鲜花中。

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物应该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称“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里融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位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各种与七夕有关的花样。

穿针乞巧 

丢巧针并非七夕唯一检验针线活儿的游戏,七夕之夜,妇女们还会肚子和新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顺利穿过者为得巧。所传之针并不普通,而是专门用金、银、鍮石(黄铜)等材料制作的多孔针,魏晋以前有五孔针、七孔枕,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

谷板

七夕之夜,少女可以有很多与织女传说相关的浪漫活动,少年们也没有被遗忘,他们可以仰望他们的英雄牛郎以寻求引导。牛郎出身于普通的农民之家,所以纪念他的活动也与稼穑有关,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有“谷板”。每年七夕前些日子,人们会找来平板,在上面铺上土壤,撒上种子,每天精心看护,如果种子发芽,人们就在板上放上各种微缩的房子、井、牛、农夫,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农舍环境。这与我们当代所流行的盒子剧场等手工DIY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IY的传统原来自古有之。

种生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前几日,人们会在瓷盆里撒上豆、粟等种子,精心照料,等待发芽。一直等到涨到几寸长的时候再把它们剪断,用红线、蓝线束成捆,拿到市场上去卖。巧手的妇人可以把它们从根上剪断,理得很齐,就像是仍在生长似的。宋代之后,“巧芽”之名取代了“种生”,至今仍未完全消失。

磨喝乐

宋代以后,庆祝七夕最重要的工艺品就是磨喝乐,又称摩睺罗,这是街头巷尾小孩都爱玩的玩具,据记载说,是用泥或木头塑成的,放置在一个木底座上,底座都会涂金或者披红黛绿,在装饰有碧玉。后来人们无力支付如此昂贵的习俗,开始用蜡制作更小的玩具,如鸭子、鱼、鹅等等负载水上,被称为“水上浮”,作为七夕相互赠送的礼物。

拜魁星

除牛郎织女相会外,七月七日还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为之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即可作为娱乐,又可以展露才华,遂成风气。

(引自:刘宗迪 《七夕》)

七夕:情人节还是女儿节

七夕节曾是我国曾经十分盛大的节日,但近些年来却几乎被世人所淡忘。笔者二十多年来的浅薄阅历,对七夕节的回忆也仅仅停留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历代文人的诗篇中以及牛郎织女的故事之中。可见传统的七夕节在当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六个节日列入其中,传统节日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保护。近些年来,随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粉墨登场,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复苏也成为了当下人们重视的话题。2008年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5·1长假调整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小假,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怎样过、如何能让国人增加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关系到中国传统节日能否保持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问题。

西方情人节在中国的成功给了国人以启发,将七夕赋予了“中国的情人节”的意味。近年来每到七夕,全国各地的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中国的情人节”卖力的宣传,但是与每年2·14情人节万人空巷的景象来比,中国的情人节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群众认同感上来说,都无法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提并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七夕节不过是另一轮巧克力和玫瑰花的轰炸罢了。如此说来,根本不算是七夕节的再次“复活”。一个节日是否还具有生命力的判断标准,应是节期里是否还重复上演着民众约定俗成的活动。由此观之,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早已无法适应当今民众的需求,而将七夕与“中国的情人节”等同起来也并不是很合适。

七夕虽然由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有着渊源,但把它命名为中国的情人节还是非常勉强。首先,牛郎织女的故事对于情侣而言未免太过残酷。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面一次,对于追求“长长久久”的中国人而言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好的结局。其次,无论是从七夕节历史的演变过程,还是民俗活动来看,七夕的目的都绝不仅仅是祈求爱情那么简单。七夕节虽然是乞巧节,但其民俗中也包含着对自然的洞悉以及农耕生活的顺应。第三,传统七夕的民俗活动大多以女性为主角,虽然晒书、拜魁星等风俗是以男性为主,但其诉求又似乎与“乞巧”的主题相差甚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七夕更符合“女儿节”的定义。

无论是“情人节”也好“女儿节”也罢,七夕节想要涅槃重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有文化认同更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节日本身的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七夕的节俗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所以七夕节的复活必然是要适应当今社会现状的。

近年来,三月七日女生节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代未婚女性普遍出现大龄化的特征,这些所谓的“剩女”显然无法参与到“情人节”中去,又无法融入妇女们的行列,现有的节日里显然没有一个符合这个群体的需求。当今社会,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无论是未婚女性还是已婚女性,都需要一个契机,让女生们暂时抛开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与自己的“闺蜜”们一起或是吐槽心事、或是回味一下自己的年少无知,都是一种很好的解压的方式。现代女性同样对美与幸福家庭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所以七夕节的重新构建依托女性群体,打造一个当今的“女儿节”,无论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都要比“中国的情人节”更有吸引力。

最后,希望这个“当代女儿节”天马行空的构想,能够为重新建构七夕节提供一点小的灵光,让我们的七夕节能够真正的成为我们当代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当代的女神和女汉子们也一定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吧!

参考文献:
[1]刘宗迪 七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
[2] 萧放 文化复兴与传统节日的回归 中国德育 半月刊 2017.2
[3] 张勃 七夕: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儿节 文化遗产月刊
[4] 韩雷 七夕:浪漫复制与婚姻短路 兰州学刊 2011.8
[5]张勃 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下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8

作者简介

刘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2017级博士生。

鲁山文学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鲁山县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