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个读书人

墨子文化  发布日期:2018-12-20  【关闭窗口】

作者:王玉堂 作品来源:本站原创

王玉堂
(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山东 东平 271500)

战国时期的墨家言盈天下、声震诸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读书人和藏书家。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儒学并称“显学”,墨家经典《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7.6万字。汉代以后,墨学几成绝学,《墨子》一书借《道藏》得以保存下来,直到清朝中期,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墨子》虽非墨子自著,也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一部包括墨子言论及墨家各派学说的著作总集,由墨子、墨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汇编而成,但透过《墨子》一书,不难看出墨子丰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
墨子早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训》),熟读《诗》《书》等前代典籍,自称“吾见百国《春秋》” 。有学者作过统计,《墨子》引用前代典籍和先王之言近70则 ,其中引《诗》共 11则,校除重复为10则,其中见于今本《诗经》者7则,逸《诗》3则;引《尚书》多达 35次,校除重复5次,实存30篇。在这30篇中,篇名文字见于今本《尚书》者,只有4篇;在《墨子•明鬼下》中引“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4则,以证明“鬼神之有”。另外,《墨子》书中还有19处引自其他不知名的古书和俗语谚语。如在《墨子•尚同中》中引“先王之言曰:‘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这里的“先王”已不可考,只能推测这可能是取自某一部不出名的古书的记载。尽管墨子所引古书,有些已不可考,但足以说明墨子是个博览群书之人。另外,从《墨子•天志上》“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等记载中亦可看出,墨子知道、读过的书甚多。

[1]王玉堂(1962.2—),男,山东梁山人,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干部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理事、山东省党校系统智库联盟理事、重庆《党课参考》特约专家、泰安市社科联特聘社会科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领导科学、墨学。电话0538-2883988,18605383988(微信号),E-mail:wyt4930@126.com.

[1]孙诒让:《墨子间诂》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4页。
墨子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常常“征以先王之书”(《墨子•非命中》),即用先王之书考证社会现实,并善于总结、归纳。他在广阅勤读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先王之书”进行了分类:“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五者是也。”(《墨子•非命上》)这里,“五者”应为“三者”之误,即天下良书多得不可胜数,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先王之宪”(用来管理国家的宪法)、“先王之刑”(用来管理政务、断案定罪的刑法)、“先王之誓”(用来管理军队、调动将士的誓言)。这应该是我国古代关于图书分类的最早记载。
墨子读书的勤奋在民间有许多传说,历史典籍中也多有记载。现在的河南省鲁山县赵村镇中汤村,相传是墨子的外婆家,当年墨子小的时候就在这儿读书,并在这里发明了坑染丝布;村东北约4公里有一“墨子洞”,洞口的一幅楹联“门前有瀑凭涯泻,洞里无灯趁月明”,生动反映了墨子惜时如金、勤奋苦读的情形 。在《墨子•贵义》篇中,墨子告诉其弟子:“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漆”同“柒”,即“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墨子举周公旦为例,每天早晨读书百篇,晚上还要与七十位贤士切磋学问,所以“其修至于今”,用以勉励自己。这里,墨子借“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强调读书贵在勤奋;“夕见漆十士”强调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即读书仅靠勤奋是不够的,还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取益。这与《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可见,读书积累智慧,读书也需要智慧。《吕氏春秋•博志》中则说:“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如此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庄子在《天下》篇中称墨子“好学而博”也就不足为怪了。
墨子不仅自己“好学而博”,而且一向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墨子•公孟》),主张“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他和同时代的诸子一样,“遍从人而说”(《墨子•公孟》),并聚徒授业,以至其“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一时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另据《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远多于《韩非子•五蠹》中记载的儒家弟子的数量:“仲尼,天下圣人也,……而为服役者七十人。”尤为可贵的是,原来表现不好的一些人,如“高何、县子硕,齐国之暴者也”,后因“学于子墨子”而成“为天下名士显人”(《吕氏春秋•尊师》),备受王公大人礼遇。
墨子还是一位藏书家 。相传墨子藏书甚多,有简策达三车之多 。《墨子•贵义》中称“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古代车用木做成栏,可以放东西,称为“关”),就连他的弟子弦唐子都“见而怪之”,因为此前墨子曾对他的另一弟子公尚过说过,读书就是为了察事明理,分清是非曲直;墨子既已为“盛誉流于北方,义声振于楚越”的墨家领袖和广受欢迎的“北方贤圣人”,何苦“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的不解,恰恰说明墨子不仅藏书多,而且藏而读之的可贵。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载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宋海峰.《墨子》引书考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
这部分内容承蒙河南省鲁山县文联主席袁占才先生审定。
邓雪峰:《古代私人藏书与藏书家之贡献》,《前沿》2008年第10期第189-191页。
朱根:《先秦两汉时期私人藏书述略》,《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17-120页。

鲁山文学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鲁山县文化中心四楼县文联 电话:0375-5096600 管理平台入口

墨子是个读书人

2018-12-20  墨子文化

作者:王玉堂 作品来源:本站原创

王玉堂
(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山东 东平 271500)

战国时期的墨家言盈天下、声震诸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读书人和藏书家。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儒学并称“显学”,墨家经典《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7.6万字。汉代以后,墨学几成绝学,《墨子》一书借《道藏》得以保存下来,直到清朝中期,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墨子》虽非墨子自著,也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一部包括墨子言论及墨家各派学说的著作总集,由墨子、墨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汇编而成,但透过《墨子》一书,不难看出墨子丰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
墨子早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训》),熟读《诗》《书》等前代典籍,自称“吾见百国《春秋》” 。有学者作过统计,《墨子》引用前代典籍和先王之言近70则 ,其中引《诗》共 11则,校除重复为10则,其中见于今本《诗经》者7则,逸《诗》3则;引《尚书》多达 35次,校除重复5次,实存30篇。在这30篇中,篇名文字见于今本《尚书》者,只有4篇;在《墨子•明鬼下》中引“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4则,以证明“鬼神之有”。另外,《墨子》书中还有19处引自其他不知名的古书和俗语谚语。如在《墨子•尚同中》中引“先王之言曰:‘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这里的“先王”已不可考,只能推测这可能是取自某一部不出名的古书的记载。尽管墨子所引古书,有些已不可考,但足以说明墨子是个博览群书之人。另外,从《墨子•天志上》“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等记载中亦可看出,墨子知道、读过的书甚多。

[1]王玉堂(1962.2—),男,山东梁山人,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干部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理事、山东省党校系统智库联盟理事、重庆《党课参考》特约专家、泰安市社科联特聘社会科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领导科学、墨学。电话0538-2883988,18605383988(微信号),E-mail:wyt4930@126.com.

[1]孙诒让:《墨子间诂》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4页。
墨子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常常“征以先王之书”(《墨子•非命中》),即用先王之书考证社会现实,并善于总结、归纳。他在广阅勤读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先王之书”进行了分类:“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五者是也。”(《墨子•非命上》)这里,“五者”应为“三者”之误,即天下良书多得不可胜数,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先王之宪”(用来管理国家的宪法)、“先王之刑”(用来管理政务、断案定罪的刑法)、“先王之誓”(用来管理军队、调动将士的誓言)。这应该是我国古代关于图书分类的最早记载。
墨子读书的勤奋在民间有许多传说,历史典籍中也多有记载。现在的河南省鲁山县赵村镇中汤村,相传是墨子的外婆家,当年墨子小的时候就在这儿读书,并在这里发明了坑染丝布;村东北约4公里有一“墨子洞”,洞口的一幅楹联“门前有瀑凭涯泻,洞里无灯趁月明”,生动反映了墨子惜时如金、勤奋苦读的情形 。在《墨子•贵义》篇中,墨子告诉其弟子:“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漆”同“柒”,即“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墨子举周公旦为例,每天早晨读书百篇,晚上还要与七十位贤士切磋学问,所以“其修至于今”,用以勉励自己。这里,墨子借“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强调读书贵在勤奋;“夕见漆十士”强调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即读书仅靠勤奋是不够的,还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取益。这与《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可见,读书积累智慧,读书也需要智慧。《吕氏春秋•博志》中则说:“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如此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庄子在《天下》篇中称墨子“好学而博”也就不足为怪了。
墨子不仅自己“好学而博”,而且一向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墨子•公孟》),主张“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他和同时代的诸子一样,“遍从人而说”(《墨子•公孟》),并聚徒授业,以至其“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一时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另据《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远多于《韩非子•五蠹》中记载的儒家弟子的数量:“仲尼,天下圣人也,……而为服役者七十人。”尤为可贵的是,原来表现不好的一些人,如“高何、县子硕,齐国之暴者也”,后因“学于子墨子”而成“为天下名士显人”(《吕氏春秋•尊师》),备受王公大人礼遇。
墨子还是一位藏书家 。相传墨子藏书甚多,有简策达三车之多 。《墨子•贵义》中称“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古代车用木做成栏,可以放东西,称为“关”),就连他的弟子弦唐子都“见而怪之”,因为此前墨子曾对他的另一弟子公尚过说过,读书就是为了察事明理,分清是非曲直;墨子既已为“盛誉流于北方,义声振于楚越”的墨家领袖和广受欢迎的“北方贤圣人”,何苦“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的不解,恰恰说明墨子不仅藏书多,而且藏而读之的可贵。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载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宋海峰.《墨子》引书考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
这部分内容承蒙河南省鲁山县文联主席袁占才先生审定。
邓雪峰:《古代私人藏书与藏书家之贡献》,《前沿》2008年第10期第189-191页。
朱根:《先秦两汉时期私人藏书述略》,《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17-120页。

鲁山文学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鲁山县文联